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论坛  |   中国科学院
中国区域城市化气候效应模拟研究

中国近几十年城市化迅猛发展,这些不同规模等级广泛分布的城市群会在城市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空间尺度上对区域气候产生影响。因此,对城市化引起的气候环境效应进行模拟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区域气候预测、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等具有应用价值。我们利用耦合了城市冠层模块UCM的区域气候模式WRFv3,开展了中国区域城市化气候效应的一系列模拟研究,分析了城市下垫面改变与人类使用能源所产生的人为热释放在城市热岛增温中的相对贡献,以及城市化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等。在模拟研究中,模式所用的空间分辨率为30公里,由于这样的分辨率对中国大部分中小城市难以区分,因此,模拟试验采用了半虚拟化设计,即将城市类型所占比例较小的网格根据一定的阈值条件作为城市网格对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夸大某些区域的城市化效应,但我们能够以此分析研究下垫面改变与人为热释放的相对增温以及大规模城市化对东亚季风的可能影响。

1. 人为热释放(AHR)的参数化

WRF/UCM中只能对三种城市类型(工业/商业区、高密度居住区和低密度居住区)中的每一种赋予单一的AHR值。基于中国城市能源消费数据,并通过改进模式,我们将具有季节变化的网格化AHR参数化方案引入到了模式之中(图1)。

 

1 人为热释放的空间分布(左)和不同纬度的季节变化(右)

 

2. 城市下垫面改变与人为热释放增温对比

城市化使中国大部分地区地面气温升高,但城市下垫面改变和人为热释放对冬夏季的增温幅度不同,城市下垫面改变对夏季增温贡献较大,而人为热释放对冬季增温贡献较大(图2)。

2 城市下垫面改变(左)和人为热释放(右)对温度的影响

(上:夏季;下:冬季)

 

3. 城市化影响区域气候的机理分析

城市地表能量平衡:  RN+QF=QH+QE+∆QS

城市下垫面改变使地表潜热减小,感热增加。同时,城市下垫面改变及建筑群对太阳短波的多次反射与吸收使城市区域地表反照率减小,再加上人为热释放,从而产生热岛效应。夏季净辐射RN大,人为热释放QF相对RN比例较小,城市下垫面改变使潜热QE减少幅度大,感热QH增加幅度也大。因此,夏季下垫面改变影响大,人为热释放影响小。冬天净辐射RN小,人为热释放相对RN比例较大。城市下垫面改变使潜热QE减少幅度小,感热QH增加幅度也小。因此冬季人为热释放影响大,下垫面改变影响小。

 

4. 大规模城市化对东亚季风的可能影响

中国区域城市化使三大城市群地区的上升运动明显增强(图3),然而城市区域的降水并未增加,主要是因为城市区域的水分供应减少所致。

基于区域(20°-40°N, 105°-125°E)平均850hPa经向风作为东亚季风指数的对比分析表明:中国区域城市化使东亚冬季风减弱,使夏季风有所增强(图4)。

 

3 平均风场(V;W)及其变化沿115°E垂直剖面图,阴影部分表示垂直速度(m/s)(左:夏季;右:冬季)

 

4 季风指数的变化(m/s)(上:参照试验;下:城市化引起的季风指数变化)

 

Jin-Ming Feng, Yong-Li Wang, Zhu-Guo Ma, Yong-He Liu, 2012: Simulating the Regional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and Anthropogenic Heat Release on Climate across China. Journal of Climate, 25(20): 7187-7203.

Jin-Ming Feng, Yong-Li Wang, Zhu-Guo Ma, 2013: Long-term simulation of large-scale urbanization effect

    o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ic change, DOI 10.1007/s10584-013-0885-2.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京ICP备14024088号  电话:010-82995160  E-mail:webmaster@te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