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概况

发布时间:2014-09-02 |      】 | 【打印】 【关闭

实验室2009-2013年主要围绕:1)全球干旱的时空图像及机理研究;2)人类活动对区域气候环境的影响;3)区域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机理;4)区域气候环境系统模式的发展和应用;5)干旱半干旱区观测研究网络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果:

1) 揭示全球年代尺度干旱的时空分布格局和可能变化的机理,发现大尺度海温的年代尺度变化是决定全球陆地降水年代尺度变化(包括多年代尺度振荡和长期趋势)主导因素;对中国东部南涝北旱的形成机制有了深入的认识。

2) 获得了中国地区高分辨气溶胶浓度和辐射强迫的时空分布特征,系统研究了气溶胶的输送、转化、沉降以及对大气辐射和天气气候的影响。

3) 在多尺度观测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高分辨率城市土地利用和人为热排放空间数据,显著改进了模式模拟能力;对城市人为热释放影响区域气候的物理机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4) 定量的估算了区域尺度人类活动对区域气候的贡献。

5) 揭示了我国典型极端天气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变暖格局等大尺度气候变化的联系;创建了大气阻塞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动力学联系的理论模型;阐明了印度洋变暖对我国区域极端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

6) 开展了区域气候模式中关键模块的研发与改进,在气溶胶模块与陆面模式关键过程模块方面的研发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7) 获取了干旱半干旱区2008-2013年协同观测数据。

围绕以上成果,2009-2013共发表论文423篇,其中SCI论文237篇,影响因子大于3.0以上的SCI论文86篇,核心期刊152篇,其它论文34篇。专著2本,译著1本,发明专利2项。

2009-2013年来实验室共获得以下20多项奖励,主要奖项如下:

马柱国2012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集体奖)

贾根锁获“2009年大气物理所科技创新贡献奖”(个人)

韩志伟获“2011年大气物理所科技创新贡献奖”(个人)

黄刚获“2012年大气物理所科技创新贡献奖”(个人)

严中伟获“2013年大气物理所科技创新贡献奖”(个人)

钱诚获“2013年度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个人)

黄刚获“第7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个人)

黄刚获“2013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