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9043400)执行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2014-06-01 |      】 | 【打印】 【关闭

2004年是我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院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共同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1999043400)《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执行的第5年。为全面完成项目的研究计划、实现预期目标,项目首席科学家和专家指导委员会正在集中力量抓好综合集成研究,以便提炼出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近期,项目首席科学家符淙斌院士相继主持召开了专家委员会会议、集成预测研讨会、通榆外场试验观测站工作会议和区域模式发展及应用研讨会。项目顾问叶笃正院士、另一位首席科学家安芷生院士、科技部基础司张峰处长和中科院资环局张金东处长参加了部分会议。

集成预测研讨会集中围绕如何初步建成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的工作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1050年北方干旱化(温度、降水、径流和土壤含水量等来表示)强度和速率以及干旱/半干旱区空间格局的变化趋势、未来可用水资源量和主要作物产量的估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一致同意将项目集成预测的重点放在干旱化最为剧烈的半干旱区,同时兼顾整个北方地区。预测要侧重长期趋势和宏观格局,体现项目特色。为切实做好预测集成工作,项目对预测任务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并制定了进度安排,并于近期召开了第二次专题会议。

通榆外场试验观测站工作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以通榆野外观测站为基点,围绕本项目所要解决的“有序人类活动环境效应的综合分析”这一科学问题,面向国家以及地方省的需求,将外场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工作落到实处,让其真正地发挥作用。通榆站作为国际CEOP项目(Coordinated Enhanced Observation Period)全球31个协同加强观测站之一,在提供本站资料的同时可以共享获得其它站点的加密观测资料、卫星资料和模式输出资料。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我们围绕课题任务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取得高水平的成果。首席科学家对业已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此站点的选址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的目标、可以为吉林省的生态建设服务,并指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数据库建设以及资料的分析比较和成果产出上。

区域模式发展和应用工作会议的主要目标是要完成区域环境系统模式的新版本,为项目发展一个适宜于中国地域特征的区域环境系统演变过程模拟和演变趋势预测的数值模式系统,利用模式结果提供区域特征更为细致的环境湿润状况(温度、降水、地表蒸发、径流和土壤含水量等)变化的定量信息,为综合集成预测和影响评估提供模式结果,为对策研究中如何组织有序人类活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模式工具。中期评估以来,课题成员在模式系统发展和应用方面继续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工作,主要有:陆面过程方案的改进,尤其是一个自行发展的水文模型VXMRIEMS的耦合;基于一个自行发展的化学过程模块将尘粒气溶胶过程和非均相化学过程引入RIEMS模式系统;土壤湿度初始化方案的改进和建立;生物地理模型BIOME3RIEMS的耦合以及模式动力框架的升级和辐射传输方案的改进等。在此基础上,与大气环流模式耦合进行了未来CO2加倍,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局地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等模拟分析。会议决定尽快完成区域环境集成模式系统RIEMS的升级工作,建成RIEMS Version2.0,并提供相应的英文版模式文本和用户手册。

本项目还将于近期召开北方干旱化影响评估及适应对策研究和理论研究两个工作会议,以便进一步加快综合集成的进度,提高项目的研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