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实验观测协同与集成研究”取得初步进展

发布时间:2014-06-02 |      】 | 【打印】 【关闭

为了深入认识干旱/半干旱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整体行为及其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和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和季风亚洲全球变化区域集成研究计划(MAIRS)共同承办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实验观测协同与集成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09 1027-28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召开。 

过去三十年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不同项目、不同部门所建立的实验观测站多达40多个,这些站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尽管这些站的建立为研究这个地区的环境变化问题奠定了数据基础,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但由于执行模式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导致这些观测站网基本上还处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尚缺乏针对整个气候环境系统的综合集成观测体系。这种单部门、单学科的研究状况不可能从气候环境系统整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和更高的层次认识该地区气候和水资源的变化和预测问题,也难以产生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成果。此外,由于普遍缺乏严格的数据质量评估和控制方案、规范的仪器维护和标定办法以及数据汇交和共享体系,目前这些分散在单个站点的观测数据在可用性、可比性、连续性和共享性等方面普遍存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数据的产出和使用,数据不能共享也造成了国家科技投入的巨大浪费。 

针对以上问题,由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牵头,在“973”项目《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的支持下,在自愿参加、统一观测规范、统一仪器标定和统一的数据质量的准则下,实施了“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实验观测协同与集成研究(简称协同观测实验)”的预实验,通过两年来的预实验取得了一批宝贵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取将为区域地球系统模式参数化方案的确定和深入了解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资料基础。两年来预实验的成功实施说明,“协同观测实验”是最大限度发挥已有实验性研究台站功能的有效途径。 

此次会议主要围绕干旱/半干旱区“协同观测实验”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干旱/半干旱区协同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及评估技术,协同观测数据在陆面过程研究中作用的评估,以及实验观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等主题展开了讨论与交流。来自中科院寒旱所、植物所、水保所、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甘肃省气象局等单位的专家以及各协同台站工作人员和研究生等共60多人参加此次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项目执行组组长马柱国研究员主持。作为协同观测专家组组长和该计划的倡议者及推动者,符淙斌院士首先在会上对协同观测在近两年的预试验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要求尽快对资料进行分析,并希望该计划及早“从民间组织转化成官方组织”,争取立项支持。接着,院资源环境与科学技术局大气海洋处处长任小波博士在开幕式上就协同观测的重要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希望此项研究计划能继续开展下去,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做出重要贡献。随后,项目执行组马柱国研究员汇报了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王介民研究员、李新研究员、胡泽勇研究员、刘绍民教授、阳坤研究员、张宇研究员等25位专家相继在研讨会上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协同观测”预实验数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问题研究中已初显成效。 

除了学术交流外,27日下午还召开专家组会议,专家们就协同观测的未来、数据共享、成果展示以及合作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意见交换。会议最后达成基本一致的共识是:如何“从民间组织转化成官方组织”,争取国家项目的进一步是“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实验观测协同与集成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而此“协同观测实验”的科学定位是赢得国家支持的关键。坚持进行协同观测的重要意义就是要在获取高质量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机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专家组要求大家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科学问题,尽快对已获取的近两年的协同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争取展示一批高质量的成果,为研究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气候和环境问题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