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论坛  |   中国科学院
研究进展
全球变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和人类适应研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它细致地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含有时令顺序、物候变化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标志性意义。两千多年来,它为我国的农业发展立下了大功,至今仍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对于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主要在于相应的气候特征。中科院大气所科研人员钱诚等(2012)根据现代器测气候数据研究发现:就气候学意义的节气而言,1961-2007年全国平均状况下的早春到初夏的节气提前了6-15天,夏末到初冬的节气推迟了5-6天;大暑天增加了81%,大寒天减少了57%(左图)

这些定量结果是基于国家气象站网数据,多数位于城镇和城市边缘。对于城里人来说,这些定量化的信息是完全适用的。但是,过去几十年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使气象站观测的数据处于全球变暖和局地城镇化的双重影响下。因而对于农民来说,基于国家站网的结果需要订正其中的城镇化效应才能真实反映农业热量资源的变化。中科院大气所钱诚和中国气象局任国玉、周雅清协作(2015),利用高密度的一般气象站网数据,通过城乡对比分析,定量评估了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网的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中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平均状况而言,1961-2010年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中有42%来自城镇化影响(右图),不同节气日变暖趋势中城镇化贡献达26-64%不等;大寒天数减少趋势中有18%来自城镇化影响;气候学意义的节气中从雨水到立夏显著提前了5-17天,从白露到寒露显著推迟了5天左右,其中城镇化贡献达22-69%不等。这些定量化的结果可为全球变暖和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双重背景下掌管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规律提供科学信息,也为人类有效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城镇人口和农业人口应根据国家观测站网的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信息调整相应的活动,但农业人口可适度减小调整的幅度;城镇化过程中由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人群和农民工还要考虑城乡的温差。

Qian, C., G. Ren, and Y. Zhou, 2015: Urbanization effects on climatic changes in 24 particular timings of the seasonal cycl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Theor. Appl. Climatol., DOI: 10.1007/s00704-015-1446-6 (下载地址: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704-015-1446-6)

Qian, C., Z. W. Yan, and C. B. Fu, 2012: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during 1960-2008, Chinese Sci. Bull., 57(2), 276-286. / 钱诚,严中伟,符淙斌,2011: 19602008年中国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 科学通报, 56(35), 3011-3020. (下载地址: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05788.shtml)

 

 

1: ()1961-2007年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示意图;()1961-201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和乡村站年平均气温趋势的差异(城镇化效应)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京ICP备14024088号  电话:010-82995160  E-mail:webmaster@te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