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论坛  |   中国科学院
研究进展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位相变化主导了中国东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华北降水持续减少,呈现出显著的干旱化趋势,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却呈现增加趋势,中国东部降水的年代尺度变化表现为“北方减少,南方增加”的空间分布格局,即所谓的“南涝北旱”型。针对这个问题,过去的研究发现,这种“南涝北旱”的年代尺度降水格局可能与太平洋的年代际振荡(PDO)具有密切的关系,当PDO处于暖位相时,华北对应高温、少雨和干旱时段,长江中下游多雨;反之亦然。一些研究也发现了AMO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亦具有影响。然而,PDOAMO与中国东部年代尺度降水变化联系的机制还不甚清楚,对它们相对作用的研究还很薄弱。

基于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的杨庆博士和马柱国研究员等利用CLIVAR Drought Working Grouphttps://usclivar.org/working-groups/drought)发布的年代尺度海温影响气候变化的数值试验研究发现,PDO主导了中国东部年代尺度降水的分布格局,而AMO对这个格局的产生具有加强或削弱的作用。它们对中国东部年代尺度降水分布格局的协同作用取决于它们之间的位相组合,即当PDO处于暖位相时,“南涝北旱”的基本格局形成,这时,AMO的冷位相加强了这种分布格局的产生,而AMO暖位相则起到了削弱的作用,反之亦然。PDOAMO的协同作用通过对东亚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影响而作用于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年代尺度变化(见图1),对中国东部年代尺度降水南涝北旱或“南旱北涝”分布格局的形成至关重要。

1. PDOAMO的不同位相组合对东亚500hPa高度场和850hPa风场及其降水的影响

 

论文信息:

Yang Q., Z. G. Ma, X. G. Fan, Z.-L. Yang, Z. F. Xu and P. L. Wu, 2017: Decadal Modulation of Precipitation Patterns over Eastern China b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J. Climate, 30: 7017-7033. Doi: 10.1175/jcli-d-16-0793.1.

http://journals.ametsoc.org/doi/abs/10.1175/JCLI-D-16-0793.1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京ICP备14024088号  电话:010-82995160  E-mail:webmaster@te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