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论坛  |   中国科学院
研究进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30201)阶段性工作小结暨课题启动会在京召开

2013-08-26 | 【 【关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及其影响与对策”第一课题“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规律的变化”(编号:2013CB430201)阶段工作小结暨启动会议于2013年7月24日在北京召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荣辉院士、张庆云研究员、李双林研究员、周广庆研究员、冯锦明副研究员和国家气候中心李维京研究员、封国林研究员、高学杰研究员、徐影研究员及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肖子牛研究员等人应邀出席了会议。课题骨干和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的课题组成员及相关学者参会。

会议主要由课题概况介绍和专题进展报告两部分组成。课题负责人毕训强研究员首先介绍了课题的整体情况,包括立项背景、研究内容、构想思路、预期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任务分解、对项目的贡献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

承担研究任务的五位课题骨干针对各小组的专题研究基础、工作进展和进一步的研究计划分别做了专题汇报。包括:多种降水资料的收集与比较、模式运行所需再分析资料的遴选以及区域气候模式的性能调研和参数调试(毕训强研究员);我国南方持续性干旱事件发生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间差异及发生频次的长期变化特征(周德刚副研究员);我国南方春夏季节降水分布的年代际转型特征和持续性暴雨洪涝事件的年代际变化(陈际龙副研究员);气候变暖背景下不同纬带的温度、湿度与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戴新刚研究员);气候变暖背景下多种指标表现出的我国南方旱涝特征的变化事实与比较(郭艳君高级工程师)。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介绍和汇报,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工作进展,并对项目涉及的科学问题和实施方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1)要利用现有的丰富资料对南方旱涝的历史进行细致的整理,并重点研究持续性干旱、暴雨事件的成因机理及演变过程,兼顾动力因子和热力因子的作用;(2)要充分挖掘降水观测资料,结合模式优势,在时间、空间和要素上弥补现有降水、水文资料的不足;(3)要着重关注南方地区旱涝特征的区域性差异,进行合理的气象区划和代表站选择,建立优良的旱涝指标。

毕训强研究员对会议作了总结,明确了下一步各专题的工作重点。希望课题参加人员在紧扣专题研究内容的前提下,加强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和交流,扎实工作,注重质量,使研究成果完整丰富,具有鲜明特色。 (项目办公室供稿)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京ICP备14024088号  电话:010-82995160  E-mail:webmaster@tea.ac.cn